2025年7月15日至18日,湖北第二师范学院“志远”志愿服务队一行25人,秉持“扎根基层察实情、发挥专长解难题”的宗旨,赴黄冈市罗田县开展板栗产业专项调研。罗田县作为全国知名的板栗主产区,现有板栗种植面积超百万亩,年产值近5亿元,但其产业发展仍面临种植技术不均、深加工链条薄弱、产销对接不畅等瓶颈。为此,服务队联合学校农业技术、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提前规划,经与罗田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协调智财资本,确定以大别山农业智慧园、大河岸镇板栗种植园、三里桥村委会为核心调研站点,精准发力破解产业痛点。
调研首站,队员们走进大别山农业智慧园,探寻科技赋能产业的“密码”。在智慧园的现代化加工区,全自动筛选机、真空包装机高速运转,将原本依赖人工的分拣、包装环节效率提升5倍,板栗损耗率从传统加工的20%降至5%以下;产品展示区里,板栗酱、板栗蛋白粉、板栗文创点心等20余款深加工产品令人瞩目,产品附加值较原料提升5至8倍。智慧园负责人介绍,园区通过“科研院所+智慧园+合作社”模式,已引进3项板栗深加工专利技术,带动周边5个村的300余户农户实现订单式种植智财资本,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。队员们仔细记录加工流程、技术参数及市场反馈,为后续技术推广收集一手资料。
随后智财资本,服务队前往大河岸镇板栗种植园,深入田间地头摸清生产底数。此时正值板栗挂果期,种植园内绿意盎然,种植能手王师傅向队员们介绍:“我们引进的‘鄂栗1号’抗病性强,亩产比老品种多收300斤,收购价每斤能贵1块钱。”队员们实地调研发现,种植园已搭建物联网监测系统,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墒情、病虫害情况,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,农药使用量减少25%;同时探索“板栗+中药材”间作模式,每亩额外增收2000元。此外,种植园依托生态优势打造的“板栗采摘研学基地”,今年已接待中小学生及游客4000余人次,农旅融合效益初显。
展开剩余49%最后,队员们抵达三里桥村委会,与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种植户代表、农产品经销商开展座谈交流。“板栗熟了卖不上价,有时候还得愁销路”“不懂线上运营,好产品走不出大山”,座谈会上,村民们的难题集中凸显。针对这些问题,服务队现场发放《板栗优质种植指南》,演示板栗常温保鲜技巧;市场营销专业的队员还手把手教村民注册电商平台、拍摄产品图片、撰写推广文案。同时,队员们协助村委会梳理全村板栗种植面积、产量及收购需求,建立“产销信息台账”,并承诺后续将协调学校资源为村里开展直播带货培训。
此次调研期间,“志远”志愿服务队累计走访板栗加工企业3家、家庭农场8个,完成入户访谈200余次,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00份,最终形成《罗田县板栗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建议》报告,并编制《板栗常见病虫害防治手册》《农产品电商运营实操指南》等材料。下一步,服务队将推动学校与罗田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,共建“板栗产业实践基地”,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,助力罗田板栗实现“种得好、加工精、卖得火”,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。
图为队员向板栗种植户了解板栗销售情况。张晓曼 供图
图为队员正在观察板栗生长情况智财资本。张晓曼 供图
发布于:湖北省公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